波特率4800和9600区别 波特率9600怎么设置(有视频讲解)

电工宝学习网
电工老胡|责任编辑|2023-05-21 00:46:46
点图片看大图 长按存图

波特率是指串行通信中每秒钟传输的位数,也称为串行速率或数据速率。在串行通信中,数据通过一个传输线以连续的比特流的形式传输,而波特率就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。

一、波特率4800和9600区别

波特率4800和9600是两种常见的串行通信速率,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:

1、传输速率

波特率4800表示每秒钟传输4800个比特,而波特率9600表示每秒钟传输9600个比特。因此,波特率9600的传输速率比4800更快,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。

2、数据传输距离

波特率越高,数据传输距离越短。在传输信号时,信号的衰减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,高速传输的信号衰减会更快。因此,波特率9600的传输距离比4800更短。

3、噪声和误码率

在高速传输的情况下,噪声和误码率也会增加。波特率9600的误码率会比4800高一些,因此,在高噪声环境下,波特率4800的串行通信可能更可靠。

4、硬件要求

随着波特率的增加,对串行通信硬件的要求也会增加。例如,波特率9600可能需要更高速的微处理器和更快的时钟频率。因此,波特率4800的串行通信可能需要的硬件要求会更低。

5、应用场景

波特率4800和9600都是比较常见的串行通信速率。一般来说,波特率4800适用于需要传输较少量数据的应用,例如传输控制命令和简单的传感器数据。而波特率9600适用于需要传输更多数据的应用,例如传输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。

二、视频讲解:单片机和PC串口通信,波特率9600,11.0592M

综上所述,波特率4800和9600的区别主要在于传输速率、数据传输距离、噪声和误码率、硬件要求和应用场景等方面。在选择串行通信速率时,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数据传输量等因素进行选择。

相关推荐

电工基础入门必看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