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电池上有几个触点,仅在过去万能充风靡大街小巷的时候大家才会去关注。因为万能充需要怼到电池的正负极才能正常的充电,找正负极的时候就会顺带地关注一下手机电池有几个触点。小编还得自己年轻的时候用万能表去量过这几个触点,所以手机电池的这几个触点是干嘛用的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。
按理说电池供电和充电仅需要正负两极即可,为什么有的电池会出现3个触点,有的会出现4个触点,甚至有的出现4个以上的触点?
实际上手机电池里可不仅仅只有电芯,电池内还有检测电池各项信息的集成电路保护板,当然集成电路里也会有电池管理芯片。
假如没有集成电路保护板,没有里面的电池管理芯片,那么手机玩大型游戏散热不佳,充电电流过大,或者电池长期大电流放电等都有可能导致电池过热、电池提前老化、鼓包、爆炸,着火等情况的发生。
手机通过电池的触点和控制芯片相互通信,就可以实时地跟踪到电池的温度、电量、电压、电流等等参数信息。比如充电时手机检测到电池过热时,就会控制充电电路减小充电的电流,特别严重时会关闭充电电路,或者直接触发CPU降频,甚至是强制性的关闭手机。
在这里提醒一下小伙伴们,边充电边玩手机的习惯并不好。这么干过的小伙伴都有这样的经验,手机很烫。实际因为边充电边玩手机而触电电死的案例也能看到不少。
手机电池上的4个触点,一个是正极、一个是负极,负责电池的充电和放电,一般都会在电池的保护外壳上做“+”、“-”的标识。另外两个分别为NTC热敏电阻触点(负责传递温度系数)、识别电阻触点。
电池的温度越高、NTC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小,阻值的变化可以转换成对应的温度,进而控制手机的充电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手机过热或者过冷都无法充电的原因。
实时状态电阻触点毫无疑问可以判断电池的实时状态,在没有电的时候提醒我们该充电了。另外这个触点也被用来防伪,它能提供电池生产厂家、电压、容量等信息。用户更换非原装电池不能用就是它的功劳。
可拆卸电池、万能充是很多80~90后独有的记忆,这两代人同样经历了手机电池不能通用、充电器不能通用、充电头不能通用的时代,所以才有了万能充的一席之地。
但随着充电头的逐渐统一,充电器的逐步兼容,使得万能充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。手机电池也一直在进化当中,不再使用“触点”的连接方式,而是采用了安全性能更高的排线连接,除了有温度检查、电池信息检查之外,还有了更为丰富的功能。别问“触点”电池连接方式为什么会淘汰,用过可拆卸电池接触不良的小伙伴们都清楚。
当然也有很多人吐槽,电池不能自己换了之后火了充电宝,并且换电池的成本高了很多。但毫无疑问手机的便携性提升了,去除了保护塑料外壳之后可以不用设计这么厚了,不可能拆卸使得深水炸弹“电池”的安全性也提升了。
以上个人浅见,欢迎批评指正。
认同我的看法,请点个赞再走,感谢!
喜欢我的,请关注我,再次感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