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十年代农村的“土坯”房是怎么回事?“土坯房”结实吗?

酷爱电子网
苗孜娇|责任编辑|2022-01-19 18:54:25

六七十年代的农村,由于生活水平低普通民众盖不起砖房,故只能就地取材用泥土来建造房屋。多年前我曾在近郊的工厂上班,车间里很多同事家里住的就是土坯房。也曾有幸目睹他们制作土坯和盖房过程。

所谓土坯实际上是一种用泥土制作的砖坯,和人们常见的建筑用砖主要有两点不同,一是尺寸大(约有半米多长)二是没有经过高溫烧结。为增加強度会在和泥时放入麦杆或稻草之类的东西起到肋的作用。但强度和防水性都没有办法和真正的砖来相比。

在当时的农村脱坯盖房是一个重体力活,一般都要很多亲友帮忙才能完成。这种房结实程度并不好,唯一优点是墙体厚保温好,真正的冬暖夏凉。

由于我工作的地方位于天津东北方位,离唐山较近。所以1976年大地震时所有土坯房几乎全部坍塌了。当然砖房也不能幸免,所不同的是住砖房的只要没有被墙体和房梁砸中,废墟中会有很多空间供人们暂时生存等待救援。但土坯房就不一样了,由于墙体厚整体性差,倒塌后变成了一堆土,既使砸的不重也有可能被闷死在里面。

除了土坯房以外还有两种用泥土造房的工艺,就是“矶子”和“干打垒”。

矶子实际是一种比土坯小很多的正方形土块,由于块头小所以整体性更差。只是脱坯时重量轻一些也便于砸实增强強度。

干打垒房有些类似现在的混凝土现场浇铸工艺,只不过用泥土代替了混凝土。这种房的整体性稍好一些,但施工难度和体力劳动强度也比较大,故用的不是太多。

好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农村人也都住上了砖房。土坯房应该是已经绝迹了。但回忆当年情景确实让人五味杂陈,感慨颇多。以上是我的回答。

本头条号每天都有更新。欢迎评论,关注、点赞!

相关推荐

电工基础知识必看

最近更新